不识时务的成语故事


不识时务

拼音bù shí shí wù

基本解释不识:不认识;务:事务;时务: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。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张霸传》:“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,当朝贵盛,闻霸名行,欲与结交,霸逡巡不答,众人笑其不识时务。”


不识时务的典故

东汉末年,名士孔融恃才傲物,经常讥讽、反对曹操。他写信嘲笑曹操攻打乌恒、平定边镇之乱;写文反对曹操提出的禁酒尚俭的生活作风。曹操很恼火,又因为孔融名气较大,不便下手处罚他。后来曹操当上汉献帝大将军及丞相,实际操纵了中央政权。孔融不满于曹操的篡位,又百般反对。曹操终于借故将孔融满门抄斩。东汉的荀悦在编著《汉记》时,称孔融的行为“不识时务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识时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非同小可 元 关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三折:“人命事关天关地,非同小可!”
流离琐尾 《诗经 邶风 旌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”。
绳之以法 汉 冯衍《上疏自陈》:“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绳之以法则为罪,施之以德则为功。”
放牛归马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彬彬有礼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3回:“唤出他两个儿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礼。”
浪费笔墨 老舍《多鼠斋杂谈》:“他便也只会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,攻击别人,且自鸣得意。”
明知故问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天昏地暗 唐 韩愈《龙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龙移,雷惊电激雄雌随。”
珠宫贝阙 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”
十全大补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5回:“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,开了脉案,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,便去了。”